法學院
法學院是在原法律系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是中國政法大學的骨干學院。長期以來,法學院堅持學術立院、人才強院、特色興院、依法治院,經過全體師生的不懈努力,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以及文化傳承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法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學生培養(yǎng)體系完善,在國內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地位和領先的教學水平。法學院現(xiàn)有教職工115人,其中專任教師100人,教授34人,副教授44人,博士生導師46人,碩士生導師125人。教師中有國內外享有盛譽的資深專家,海外留學歸來的學者,精通實務與理論的實務部門專家,以及一大批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
法學院現(xiàn)有全日制在校生1880人,六年制法學實驗班512人、四年制本科生544人、二學位259人(包含政法干警體制改革班60人)、碩士研究生371人、博士研究生173人和博士后研究人員21人。法學院堅持法學教育面向學生、面向社會、面向世界,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實務能力,多年來保持畢業(yè)生就業(yè)率95%以上,為社會各界輸送優(yōu)秀畢業(yè)生萬余人,其中絕大部分已成為國家公安、檢察、審判、司法行政及政府機關、經濟實體的骨干和法學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
法學院承擔多項國家和省部級法學研究項目,科研成果豐碩;教師參與國家法律法規(guī)起草和審議工作上百次,多位教師受邀參加中央各部委、司法行政機關組織的重大法律問題論證工作。法學院對外交流活動廣泛,與海內外知名大學建立了長期穩(wěn)定的學術合作。專家學者互訪、學生交流等活動十分頻繁。
進入新世紀的法學院,以法治天下、學問古今為院訓,以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和辦學目標為導向,全面規(guī)劃和開展各項中心工作,力爭將法學院建成 高品質、創(chuàng)新型、開放性的一流法學院。
民商經濟法學院
民商經濟法學院于2002年6月在整合校內相關學科各教學科研單位的基礎上成立。現(xiàn)設民法、商法、經濟法、民事訴訟法、環(huán)境資源法、知識產權法、財稅金融法、社會法8個研究所,有民商法、經濟法、知識產權法、環(huán)境資源法和民事訴訟法五個博士點和碩士點,均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學院現(xiàn)開設法學課程98門,其中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學院以實習基地、診所、模擬法庭為依托,強化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學院有非在編科研機構31個。
學院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現(xiàn)有專任教師132名,其中終身教授1人、二級教授5人、三級教授44人,副教授73人,有博士生導師26人、碩士生導師123人。學院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全國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學家1人,寶鋼教師獎3人,北京市教學名師4人。建院以來共出版學術專著260余部,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2600余篇,承擔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等部門科研項目110項,承擔國內外橫向科研項目249項。
學院堅持創(chuàng)一流學科、建一流隊伍、出一流成果、育一流人才的目標,踐行學術立院、人才強院、和諧興院的共識,端正學風和院風,推動改革和創(chuàng)新。學院遵循治學與修身并重,才識與德行俱進的育人理念,樹立追求卓越、崇尚學術、熱愛集體的作風,努力培養(yǎng)志向高遠、情操高尚、學識高深和情趣高雅的精英人才。建院以來,學院已畢業(yè)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8000余人,歷年本科生就業(yè)率95%以上,研究生就業(yè)率近100%。
國際法學院
自1979年北京政法學院復辦以來,國際法學科即成為法大的重要法學專業(yè)之一。而國際法學院的歷史則可以追溯到1989年3月12日成立的國際經濟法系。2002年,為了適應我國法學教育和我國經濟建設的需要,中國政法大學決定在原來國際經濟法系的基礎上設立國際法學院。
經過多年的努力,國際法學院已經成為我國綜合能力最強的國際法研究隊伍,具有國內一流的國際法綜合研究實力和相當強的國際競爭力。作為我國國際法研究的主要基地之一,國際法學院具有學科方向齊全、學緣關系合理和國際化程度高的特點。由于綜合實力突出,法大的國際法學科于1998年被評為司法部重點學科,2002年被評為北京市重點學科。
學院一直堅持多學科交叉性研究、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研究特色,經過多年學術積累和隊伍建設,學院在國際經濟法、海商法、WTO法、海洋法、國際私法基本理論及國際民事訴訟與仲裁研究方面,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學院先后承接并完成多項科研項目,其中國家級10余項,教育部20余項,其他省部級項目30余項,國際合作項目10余項,企事業(yè)單位合作項目60余項。學院教師出版專著(或教材)500余部,發(fā)表論文5000余篇,部分教材在海外著名出版社多次再版,產生了良好的國際反響,部分教材、著作及論文曾獲國家教委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國家教委中青年優(yōu)秀成果獎、國家教委首屆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等獎項。
學院已經建設了一支師德高尚、結構合理、素質良好的高水平教師隊伍?,F(xiàn)有專職教師41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2人,講師1人,其中博士32人。18名教授中有12名博士生導師,學院有多名教師榮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北京市優(yōu)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學院本科生培養(yǎng)為法學專業(yè)以及法學專業(yè)(涉外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實驗班),其中法學專業(yè)(涉外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實驗班)屬于教育部首批涉外法律人才培養(yǎng)基地項目,2013年首度招生。博士及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為國際法學專業(yè),包括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和航空與空間法四個大的研究方向。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多年來已培養(yǎng)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層次畢業(yè)生6000余人。同時為了貫徹和執(zhí)行學校國際化辦學方針,我院目前已招收來自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共79名留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校的國際知名度。同時,我院還積極為學生提供對對外學習交流的機會,我院已經與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的法學院建立了學生交流合作關系,已派送數(shù)十名學生參加學習交流。
學院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加強自身隊伍建設,促進國內及國際的學術交流,提高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力爭在不遠的將來,將國際法學院建設成為我國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國際法教學和研究基地。
刑事司法學院
2002年6月28日由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社會工程學院的部分教研室和法社會學與青少年犯罪研究所組建成立刑事司法學院。
刑事司法學院是我校惟一設有兩個一級本科專業(yè)的法學院,即法學專業(yè)、偵查學專業(yè),鮮明的專業(yè)特色使其在我校四大法學院中備受矚目。
學院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將啟發(fā)式教學融入教學之中,倡導科研促教學理念,教師開展科研、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撰寫論文專著獲得各類獎項達百人次。
現(xiàn)有專職教師48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22人,講師5人;博士生導師9人,碩士生導師43人。學院還擁有專任于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證據科學研究院的兼職教學科研人員30多人,以及眾多來自于司法、行政實務部門的兼職教授20多人。
2012年學院在校的本科生共有1099人。招收本科生308人,其中法學專業(yè)269人,偵查學專業(yè)39人。畢業(yè)本科生272人,其中法學專業(yè)234人(國防生28人),偵查學專業(yè)38人。在校的研究生共有578人,其中碩士生454人,博士生124人。
學院秉持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之校訓,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校園生活豐富多彩,德智體得到全面發(fā)展。
今后學院將努力增強教學科研的綜合實力,搞好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打造品牌。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在全國同層次、同類型的學院中居于先進行列的法學院。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前身為我校1985年成立的政治系,是我校法學以外學科專業(yè)建設的母體,其前身政治系先后發(fā)展出商學院、人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四個學院。
學院具有完善的學科專業(yè)平臺體系。政治學科為北京市一級學科重點學科,設有政治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院設有8個博士點、12個碩士學位點和MPA(公共管理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設有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行政管理、公共事業(yè)管理4個本科專業(yè),其中政治學與行政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yè)。
學院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F(xiàn)有專任教師58人,教授25人,博士生導師16人。學院教師中擔任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政治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各1人,以及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寶鋼獎優(yōu)秀教師、北京市高校名師、北京市師德標兵10余人,政治學基礎課程團隊為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學院教師在中外政治思想與政治文化,公共治理與政府改革,全球化與國際關系等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研究特色。
學院與美國卡特中心、國際城市管理協(xié)會、法國孟德斯鳩波爾多第四大學、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愛知大學、廣島大學以及臺灣、香港等地的高校和學術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關系。
學院現(xiàn)有學生1500余人,其中本科生800余人,研究生700余人,在站博士后10余人。學院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定位為:培養(yǎng)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公共精神,具有政治學-管理學-法學復合型知識結構,具有較強政治分析能力和公共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主要就業(yè)面向為黨政機關、公共管理機構及公共服務機構。
商學院
商學院以1983年開始經濟管理學科研究生教育、1995年開始工商管理本科專業(yè)為辦學基礎,在充分整合校內經濟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方面的師資以及教學資源的基礎上,于2002年正式組建?,F(xiàn)設有6個研究所(系)、6個非在編科研機構和6個專業(yè)實驗室。
學院現(xiàn)設有經濟學、工商管理、國際商務三個本科專業(yè)及成思危現(xiàn)代金融菁英班,擁有世界經濟博士點,工商管理、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政治經濟學、企業(yè)管理、世界經濟、會計學、產業(yè)經濟、經濟史、西方經濟學、區(qū)域經濟學、國際貿易學、法商管理(自設專業(yè))、金融學十一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MBA專業(yè)碩士點。
商學院現(xiàn)有教職工76人,在崗專業(yè)教師51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5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shù)的82.4%;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教師總數(shù)的80%以上;具有國外留學和進修經歷的教師占37%;獲得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等縱向課題,并具有豐富的企業(yè)咨詢培訓和政府服務實踐經驗。形成了一支在教學水平、科研能力、國際交流與合作、管理實踐等方面具有相當實力的師資隊伍。
現(xiàn)有在校學生1828人,其中本科生1007人,第二學士學位學生76人,雙專業(yè)雙學位學生2人,碩士研究生125人,博士研究生25人,MBA工商管理碩士生593人。
學院現(xiàn)有的教學與科研活動橫跨經濟學與管理學兩大學科門類,并充分依托和利用中國政法大學在法學方面的優(yōu)勢資源,確立了精商明法,敏思善行的辦學理念,專業(yè)發(fā)展具有鮮明的法商互動特色,人才培養(yǎng)突出了知行合一素質,在中國高校的同類學院中正在形成不可替代的競爭優(yōu)勢。
社會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北京政法學院是1952年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基礎上合并組建的。當時雖然社會學學科在全國被取消,但著名社會學家嚴景耀先生和雷潔瓊先生長期在北京政法學院任教,為保留社會學火種作出了特殊的貢獻。1980年代,著名社會學家王康先生是重建中國社會學學科的領軍人物費孝通先生的重要助手之一,曾擔任中國社會學研究會總干事等要職,王康先生后來一直在中國政法大學任教。中國政法大學也成為1980年代全國重建社會學專業(yè)以來在高校最早開設社會學課程的高校之一。昔日的社會學是中國政法大學最初建校的主要學科之一,今天的社會學院是中國政法大學建設世界知名法科強校的重要組成部分。2001年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專業(yè)正式創(chuàng)辦以來,嚴選師資、夯實基礎、狠抓特色,僅用了八年的建設時間,就于2009年被教育部和財政部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yè)。中國政法大學也是在國內最早開展犯罪心理學、法律心理學研究并在此領域始終保持著前沿地位的高校,當代中國犯罪心理學學科的主要開創(chuàng)者羅大華教授領軍的學術團隊為社會學院心理學學科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中國心理學會法制心理專業(yè)委員會自1983年成立以來一直掛靠在我校。2006年中國政法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yè)正式創(chuàng)辦以來,以特色學科為依托,以優(yōu)良師資為支撐,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
社會學院是2005年7月在原社會學教研室和犯罪心理學教研室的基礎上組建的。學院第一任院長由全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樂國安教授擔任?,F(xiàn)任院長為應星教授。學院現(xiàn)有三個本科專業(yè)(社會學專業(yè)、社會工作專業(yè)和應用心理學專業(yè)),兩個碩士點(社會學和應用心理學)。
學院有一支年輕有為、素質優(yōu)良、結構合理、專業(yè)齊全、潛力巨大的師資隊伍。現(xiàn)有專業(yè)師資28名,其中,教授7人(含博士生導師3人),副教授14人。在這支師資隊伍中,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4名,占全院教師比例的86%;從海外留學歸國的教師8名,占全院師資比例的29%;45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 20名,占全院教師比例的71%。自2005年建院以來,學院教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及省部級項目10余項,不僅在國內最重要的學術期刊如《中國社會科學》、《中國科學》、《社會學研究》、《法學研究》、《心理學報》、《新華文摘》、《管理世界》等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而且在國外 SSCI等重要學術期刊發(fā)表英文、法文及日文等論文十余篇,并出版學術著作20余部。
學院的發(fā)展定位是:立足精品特色、走內涵發(fā)展的道路,發(fā)揮師資力量起點高、結構好、后勁足、人心齊的優(yōu)勢,一方面以法學學科為依托,使社會學和應用心理學成為法學重要的關聯(lián)學科和支撐學科,并成為我校邁向世界知名法科強校的發(fā)展戰(zhàn)略的有機組成部分;另一方面,社會學和應用心理學發(fā)展成為全國高校中特色鮮明、小而強、特而優(yōu)的專業(yè),社會學一級學科和應用心理學中法律心理學、犯罪心理學若干方向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人文學院
人文學院成立于2002年6月,設有哲學、中文和藝術3個教研室,歷史和邏輯2個研究所,涵括文、史、哲、藝四個一級學科門類。設有哲學和中國語言文學2個本科專業(yè),哲學、中國史2個碩士一級學科學位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邏輯學、宗教學、美學和中國近現(xiàn)代史7個碩士點;另在法學理論專業(yè)下設有法治文化、法律語言、法律邏輯、法治文學等碩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學院以法大人文、人文法大為辦學理念,加強專業(yè)教學,努力做到與其他著名高校的專業(yè)教學看齊。學院重視素質教育,開設了大量全校性的通識核心課程和通識主干課程,通識教育逐步成為學院發(fā)展特色。
學院在學術研究與學科建設上,重視人文學科與法學學科的深度結合,法治文化、法律邏輯、法律語言、法律與宗教等新興交叉學科在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近年來,學院相繼成立了中國政法大學法治與文化、宗教與法律、當代中國政治哲學、藝術經紀、西方馬克思主義以及文學與法律研究中心等非在編教研機構。
學院現(xiàn)有專任教師57人,其中教授14人(含終身教授1人),副教授23人,6名教授具有博導資格。不僅有一批在學術界具有重要影響的教師,在諸多全國性學術研究團體中擔任重要職務;還有一批在藝術界具有較大影響的教師,在中國書畫的創(chuàng)作與研究方面成績斐然。
學院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深厚人文底蘊和法治精神、扎實專業(yè)知識和法學知識、較強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穩(wěn)步推進人才培養(yǎng)方案、教學形式內容及課程體系改革,逐步完善實踐教學體系,人才培養(yǎng)質量明顯提高,為社會輸送了優(yōu)秀畢業(yè)生。
學院積極爭取社會捐資助學,設置獎助學金對學生予以資助和獎勵。
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于2005年6月,其前身是先后成立于1985年的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部和2002年成立的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中心。
馬克思主義學院現(xiàn)有專任教師3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7人,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3人。學院有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23人。學院設馬克思主義原理研究所、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研究所、倫理學研究所、中國近現(xiàn)代史研究所、國際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等5個教學科研機構。
馬克思主義學院承擔全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任務,同時培養(yǎng)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碩、博專業(yè)人才。學院現(xiàn)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y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國外馬克思主義、中國近現(xiàn)代史基本問題研究、中共黨史等7個碩士學位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國外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4個博士學位點。其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為北京市重點學科。
我院有一支學術水平高,教學效果好,勤懇敬業(yè)的師資隊伍。自2005年學院成立以來,已獲得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重點項目、北京市教工委研究項目、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項等。課程建設成效顯著,思想政治理論課特色教學成果突出,教師在北京市教學基本功競賽中紛紛獲獎。
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師生正在共同努力,積極探索素質教育和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的特色機制。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就業(yè)工作,就業(yè)率和就業(yè)質量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學院成立于 2002 年,其歷史可追溯到1952年,法大設外語組,1979年設外語教研室,1987年設外語教學部,1994年設外語系,2002年正式建外國語學院。教學單位有:英語系、德語系、公共外語教學部,教授英、德、日、俄、法、意、西等。本科包括英語和德語專業(yè);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包括英語、德語、法語、俄語語言文學四個方向?,F(xiàn)有語音實驗室軟硬件配備居國內一流水平。
英語專業(yè)實行五年雙專業(yè)學士學位(英語、法學)培養(yǎng)模式;德語專業(yè)推薦優(yōu)秀本科生免試攻讀法學碩士研究生;作為全國大學英語教改示范校,我校全面運用基于網絡的立體化教學模式,效果顯著。此外,先后與國內多所大學和教育機構建立友好合作關系;與德國科隆大學實施交換培養(yǎng)項目。學生就業(yè)率均達97%以上,迄今,學院培養(yǎng)的畢業(yè)生在外事、教育、法律、商務、貿易等領域深受社會好評和歡迎。建院以來,科研成果顯著,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6項,出版著作(譯著、編著、教材)266部;主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2次。
學院教職工93人,在編教師82人,教授11人,副教授33人,講師38人;博士24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95%。同時具有外語和法學碩博士學位教師占39%;有海外留學背景教師占63.4%。
經過幾代外語人的努力,學院突出外語+法律特色,努力培養(yǎng)精英明法,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今后將繼續(xù)為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國內知名外國語學院而奮斗,為實現(xiàn)法大開放性辦學目標貢獻力量。
新聞與傳播學院
新聞與傳播學院于2008年7月10日成立,同年10月開始實體運營,其前身是2002年6月成立的中國政法大學新聞系。
學院于2011年獲得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下設新聞學、傳播學兩個二級學科。學院還擁有法學理論專業(yè)碩士學位授予權,下設法制新聞、新聞政策與法規(guī)方向。
學院現(xiàn)有全職教職工28人,其中專職教師21人。學院現(xiàn)有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講師6人,助教2人。學院專職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者為16人,碩士學位者5人,其中2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
學院旨在培養(yǎng)具備深厚的法學素養(yǎng)和牢固的法治價值觀,知識基礎寬、綜合素質高、操作能力強,能夠適應未來媒體機構和其他社會組織多媒體綜合傳播需要的高層次的傳播領域專門人才。學院現(xiàn)有在讀本科生254人,研究生93人。已有7屆本科生共計420人和5屆研究生共計126人畢業(yè)于新聞學和法學專業(yè)。
學院以注重實踐教學為人才培養(yǎng)特色,與全國各類標志性媒體建立了廣泛聯(lián)系,現(xiàn)已建成包括法制日報社、檢察日報社、北京青年報社、杭州日報集團、西安曲江文化產業(yè)基地等在內的實習實踐教學基地20余家。
學院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西北大學、堪薩斯大學、俄克拉荷馬大學新聞學院、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日本明治學院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浸會大學、樹仁學院等建立了合作關系。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