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剛在貓眼論壇看到的一篇好文 恰好收藏以備以后指導我的學生
既然我看到你的求助 就送給你吧 希望你仔細閱讀和研究
并祝福你考個好大學
--------------------------------
我是中國有史以來最會填志愿的人
文章提交者:還我中華 加帖在 貓眼褲寬看人
我是中國有史以來最會填志愿的人
作者:棄學從彩
高考這兩個字讓我想起太多,心里很不是滋味,上高中的時候一心想上大學,但是又貪玩,不怎么學習,成績不好,所以一直處于痛苦中。
我成績不好,卻想上好大學,我觀察到每年總有一些好大學沒人報考,它的分數剛好壓線,我想我可以在報考上做一些文章。后來我就開始研究如何填志愿,我把江蘇省從95年到2001年的高考填志愿的資料全找來了,這些資料包括了這些年份每個高校在江蘇省招生人數和最低分數線,以及最高分和平均分,還有每個專業(yè)的最低和最高分等等。拿到這些資料后我就開始廢寢忘食的研究了,高三的時候大家學習都很刻苦,很多人都在熄燈后用手電筒在被窩里看書,我也有一個手電筒,但是我是用來研究填志愿的。一開始沒什么頭緒,我就從基本的東西看起,每個學校每年的錄取分數線,把它們逐個背下來,記在心里。隨著研究的深入,我開始對每個學校的走勢進行統計,每年的試題難度是不一樣的,并且這個起伏很大,統計要分不同類別,有純分數的走勢圖,還有高出本一或者本二類多少分的走勢圖,這些走勢圖類似于股票里的K線圖。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統計分析方法,比如本一類中的學校按照最低錄取線進行排名,然后每年的排名都會有變化,然后再根據這個排名變化做出一個走勢圖,與此類似的是按照學校平均分排名變化作出的走勢圖。方法太多了,很多我都記不得了,5年來我全身心研究足彩,前半生的事情我忘記了99%。放假和休息日的時候我就把我的走勢圖貼在我床邊的墻上,然后就躺著看,高三前的那個暑假就是這樣過來的,看的多了就能看出一些規(guī)律和門道來。
我天生就是個投機主義者加實干家,做事之前先找捷徑和自己喜歡的小徑,找到后快馬加鞭的干。我后來的所作所為便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我的座右銘:無論做什么事情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做好,要想成為最好的必須比所有的人付出都多,唯有如此才能成為最好!在研究搜高填志愿方面我很好的貫徹了我的座右銘,哪怕是在學習很緊張的高三,我花在學習上的時間都沒有研究填志愿的時間多,學習很乏味,研究填志愿是一個未曾有人征服過的領域,有點意思,當時就是覺得好玩,并且還能幫我上好大學,在填志愿方面我想我已經做到了最好。
當時我總結出了十報十不報,現在不能一一記得了。簡要說一說吧:一,報外不報內;二,報海不報陸;三,報好不報差;四,報少不報多;五,報高不報低;六,報南不報北;七,報冷不報熱;八,報女不報男等等。
報外不報內,這胡漏亮個是指報省外不報省內的學校,這不是說江蘇省的學校不好,因為省內學校招收的人數比較多,招收的基數大就決定了它們每年的錄取線波動不大,至少比省外的小多了。省外的學校招收的人數相對省內學校少多了,有的學校只招收2,3個人,它們的分數起伏是相當大的,有時候大家都不敢報這樣的學校,很可能導致全省沒一個人報它們,但是一旦有幾十個人報,它們的分數一下子就升上去了。我統計的表格和走勢圖很清晰的反映了這些,招收人數少的學校其分數起伏遠遠大于招收人數多的學校。當一個學校跌入谷底的時候正是我報考它的好時機,對于一個學校什么時候跌入谷底,我是很有信心的。省內的好本一學校跌入谷底也不會跌到本一線上,好本二也不會跌到本二線上,即使分數低,你進去了,如果你分數不高,你也上不了好專業(yè)。而省外的好學校招收幾十個人,一旦報考的人少,只有幾個人或者沒人報考,你如果報考了就可以上好專業(yè)。所以我是堅決不會報考省內學校,這一點我同學怎么都不理解我,他們怎么可能理解我呢,我要用最少的分上最好的學校最好的專業(yè)。
報海不報陸,是指報沿海城市的學校而不報內陸城市的學校。這個主要是從經濟環(huán)境上考慮的,沿海城市從北向南數,大連,青島,上海,寧波,廈門,深圳,珠海無一不是經濟發(fā)達環(huán)境優(yōu)美漂亮的城市,上面的是大城市,小點的如威海,煙臺,溫州,北海等等都還是不錯的。內陸的城市我實在是想不出來有什么像樣的城市。北京是首都,應該是內陸城市中最好的了,但是它那個環(huán)境我不敢恭維,冬天冷的要命,夏天熱死人,春風太大了,吹來好多沙子,秋天還可以,時間太短,全國人民慶祝一下就沒了。想不通當時為什么定都北京,這里帝王氣息太濃烈了,難道是有人迷戀帝王才把首都定在這里?扯遠了。
報好不報差,這個就不用解釋了,就是報好學校而不報差學校,我要用最少的分上最好的學校最好的專業(yè)。
報少不報多,就是報考招收人數少的學校,不報考招收人數多的學校,這似乎有背常理。招收人數少的學校分數起伏會很大,但是對我這樣的填志愿高手來說很容易判斷出來。招收人數多的好學校,分數不會低到那里去,而招收人數少的好學校有時候分數會比很多差學校還低,這個時候就是我的好機會。
報高不報低,就是報考去年以及前兩年分數偏高的學校,不報考去年以及前兩年分數偏低的學校。分數偏高的學校分數未必會降,但是分數偏低的學校一定會升的,就象便宜沒好貨,貴的不一定好,但是大部分的貴的東西都還是不錯的。分數偏高的只會有一小部分分數會降下來,這些學校正是我要找的。一個學校的分數是偏高了還是偏低了,是需要一定判斷能力的,偏高了多少,偏低了多少,這要對每個學校多年的錄取情況要十分熟悉,做到心里有數,然后才可以對它下一年的走勢做出精準的判斷。
報南不報北,南是指長江以南,北自然是指長江以北。我這個人怕冷,當然我也怕熱,本人比較瘦,相對來說更怕冷。熱了可以穿短褲短袖,隨便幾件球衣就打發(fā)了,我大學的時候就是穿幾件年段系隊和班隊的隊服過來的。冷了要穿很多很厚的衣服,俺家里沒錢,*不起,冷的時候吃東西比較多,這樣伙食費又要增加。再加上我喜歡踢球,北方冷的時候踢球不方便,后來到廈門上學經常踢球,特別是大一的時候幾乎每天都踢球,廈門沒有冬天。南方的經濟較之北方更發(fā)達,環(huán)境也更好。多方面因素決定了對我來說報考南方的學校比報考北方的學校好。
報冷不報熱,這里的冷熱不是指天氣的冷熱,而是指學校的冷熱。宣傳好的學校千萬不要報,大家一起去報只會碰個頭破血流,象我這樣成績不好的會被別人踩死。走不同尋常路才容易獲得成功,順大流的人永遠都不會成功。我高考那年是2002年,當時北京2001年申奧成功,北京成為熱點,北京的學校分數一定會大漲,北京學校要避而遠之。北京和上海是中國兩個高校集中地,特別是好學校,北京很熱,必然會分流報考上海的生源,綜合2001年上海的學校分數普遍偏高,上海的學校分數會大幅度降低,很有可能降到歷史最低點,而上海是我最想去的地方,這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報女不報男,報考女生多的學校,不報考男生多的學校,這個我就不需要解釋了,我生理正常,絕對不去和尚廟。不過專業(yè)不能按照這個來,俗話說女怕嫁出郎,男怕入錯行,專業(yè)還是要選自己感興趣和有前途的。
當時江蘇省是第一年實行大綜合,無論是學習方向方法,考試的內容,都是在摸索,大家都很迷茫,這更適合我渾水摸魚,絕大部分的考生在填志愿的時候都會很謹慎。后來上面的通知下來說明年的高考又有變化,不再是大綜合了,分文理,當時的高二的教材已經是新版本了,考不上,復習會困難重重,考生填志愿的時候會更加慎重。我知道這一切都在向著有利于我的方向發(fā)展,2002年一定有很多好學校第一志愿招不夠,要從第二和第三志愿,或者服從志愿中錄取,只要我過線,第一志愿報考這些好學校,我就會被錄取。我常常在上課的時候不自覺的笑,他們以為我有病,我是實在控制不住內心的喜悅,甚至睡覺的時候都會笑醒。
高考填志愿有考前和考后填志愿,有的說考前填好,有的人說考后填后,*的瞎扯蛋。參加高考的人數是一定的,高校招收人數也是一定的,如果錄取率是40%,那就是10個人參加高考,最后會有4個人能上大學,這與考前填和考后填志愿沒有關系。有關系的是究竟是那四個人上大學,考前填和考后填可能會決定不同的四個人上大學。不過大部分人認為考后填志愿更好,這樣更公平,其實他們大錯特錯。以江蘇省為例,95-02年中出現過兩次好學校大面積沒人報考,很多差生剛過線卻上了好大學,而很多好學生上了差的學校,這兩次分別發(fā)生在1999年和2002年,而這兩年都是考后填志愿。我是差生,我想上好學校,所以考后填志愿我的機會更大。2002江蘇省大綜合,這個對我很有利,我是那種博而不精的人,考的科目多了,難度自然會降低。當時我還有個愿望希望考后填志愿,考前填的話每個人都會比較有信心,好學校都會被填光,只會有個別的好學校沒人報,過線就可以上的情況,即使有些好學校分數偏低,我用很低的分進去了,但是我也上不了好專業(yè)。記得放寒假回家前在學校門口和一個同學吃煎餅的時說到這個問題,我們的意見相左,他無法理解我的想法,他認為考前填有利,這個對誰來說都是未知的,但是對我來說絕對是考后填志愿好。當2002年3份上面文件下來說是考后填志愿的時候我興奮異常,我是在宿舍里在揚子晚報上看到的,當時我就把報紙扔到空中,然后大吼一聲,舍友們都詫異的看著我,他們無法理解我。
我在高考前就確定了我要填寫的志愿,本一第一志愿是
華東理工大學,這個學校在上海的本一中是很一般的,后面的兩個志愿是更好的上海名牌,華東理工大學在江蘇省的分數每年都會比本一高幾十分,我綜合分析后得出華東理工大學在2002的分數一定是很低,很有可能就是本一線,甚至會出現第一志愿報考的人數少于它招收的人數,對于這點我信心十足,只要過線,我就可以上那些好專業(yè),那些專業(yè)以前不超過本一線七八十分是上不了的。后面兩個學校更好,都是上海的名牌,假如我在對于華東理工大學的判斷上失誤,我甚至可能被上海的這兩個名牌大學錄取,這似乎有些有背常理,但是我當時就有預感上海的很多好學??赡軙胁粔蛉耍獜牡诙?,第三志愿和服從志愿中去選擇,而很少有人在第二第三志愿報考名牌大學的,我索性就賭一次。在本一中堅決不服從,無論是學校還是專業(yè),我是非沿海,長江以南的學校不上,垃圾專業(yè),不喜歡的專業(yè)根本就不考慮,如果服從的話,后果不堪設想。如果我滑落到本二中去,憑我的填志愿技巧一定也會有好的著落。
本二第一志愿
上海理工大學,第二志愿上海電力,第三志愿是廈門的
集美大學。上海理工大學2001在江蘇省的最低錄取分數是611,和當年
南京大學在江蘇省的錄取最低分相差無幾,超過本一線70分,超過本二線106分,當時報上海理工大學的人多半報考清華北大落榜滑落到本二的高分考生。我經過綜合分析后得出上海理工大學2002年在江蘇省很可能招不夠,只要過本二線就可以上,并且可以上很好的專業(yè)。上海電力2001在江蘇省的錄取最低分是590多分,超過本一線50多分,超過本二線90分,我當時預測2002年它招不到人,要從服從志愿里去錄取,估計很少有人敢報它,我把它放在第二志愿已經很看得起它了。集美大學2001年的錄取最低分是539,當時本一線是540,本二線是505,539分對于集美大學有些偏高,再考慮到其他一些方面的因素,我預感到2002年報考它的人會很少,把它放在第三志愿夠給它面子了。我這份志愿表把我的同學都嚇一跳,這些他們想都不敢想。他們當然是無法理解的。
當一切都在向著有利于我的方法反展的時候,我卻栽在考場里。我的數學不好,平時也很少復習數學,象解析幾何大題我從來不做,因為每年解析幾何題都是壓軸題,難度很大,干脆放棄。我經常在宿舍里燒香拜佛,希望2002年高考的數學很難,這樣分數就拉不開了。我善于做小題,無論試卷是難還是容易我一般都是考90分左右。有一次月考,數學很難,我考了90分,而我們班的平均分不到90,我的排名升到全班十幾名,這個成績如果是在高考就可以達到本一線。當高考的數學試卷發(fā)到我的手里的時候,我瞄了一眼,發(fā)現情況不妙,試卷可能比較簡單。我越做越覺得試卷簡單,急得我滿頭大汗,我氣的都想把試卷撕掉不考了。考試結束后,我的一個舍友見到我后說:“東,你完了,數學這么簡單”。當天晚上我連飯都沒吃,第二天我的發(fā)揮也很糟糕,我知道我上本一的可能不大了。我們班最終的數學平均分是120多分,而我只考了90多分。最終我高考的總分是515分,本一線是552分。
高考的失利,導致我的信心受到極大的打擊,我把最后的志愿做了修改,把集美大學從第三志愿調到了第一志愿,而把上海理工大學和上海電力放到了二三志愿。而最終的結果和我預測的完全一樣,我報考的學校全部招不夠,要從第二,第三和服從志愿中錄取一些才能招滿計劃的生源。上海的學校很多都是壓線,第二第三志愿報考都可以上,本一中的復旦,交大,同濟都第一志愿里沒有招夠人,只要過本一線報了就能上,而我報考的華東理工也是這樣的情況。本二中的上海理工大學,上海電力也都沒有招夠,過本二線報了就可以上。集美大學也是沒招夠人,第二和第三志愿都可以上,后來我上了集美,我的江蘇同學有的就是第二和第三志愿上的。當我看到每個學校的錄取情況后,我極其郁悶,我最少也該上上海理工大學的,我怎么會把我的原定計劃做了修改呢。其實我那個分數上集美大學已經是相當不錯了,很多分數比我高的同學都不敢報考集美大學,但是我原定的計劃是本二中最好的上海理工大學。整個暑假我都陷于無限悔恨中,每天都躺在床上看著墻上我貼的研究填志愿的走勢圖發(fā)呆。
進入大學后的第一周我在圖書館里看到過一本雜志,上面說清華北大的全球排名是200多,我當時就感覺到心里涼了一大截,那中國的其他大學呢,我以前夢寐以求的好大學又是全球排名多少呢。我還挖空心思去研究如何填志愿,這一切值嗎?我感到我是那么的渺小和可憐,同時我也可憐北京人,他們通過不公平的方式上了清華北大,而清華北大在全世界根本就排不上號,他們卻還在那里沾沾自喜,而其他地方的人都忿忿不平,我們都是那么的可憐。我當時就有退學的沖動。對中國的教育制度我決定以死來抗拒,我所上的大學在美麗的沿海城市廈門,對于它的美麗我本來有四年的大學時間來欣賞但是直到四年后我離開它,我都沒去過一些主要的景點,包括鼓浪嶼。我對中國的教育制度失望透頂,早在上大學以前就厭倦了,上了大學之后發(fā)現這一切并沒有變,我失望,繼而絕望。嚴格來說我只上了10天大學,一周的國慶假結束后開始正式上課,這期間我只是偶爾曠課。10月17日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這一天我*了人生的第一張足球彩票,從那以后到現在足彩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主旋律,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乎略不記,我心里只剩下310這三個*數字了。隨后我上課的次數逐步下降,后來發(fā)展到實行三不政策:一,不上操:二,不上課;三,不考試。最終我成為名副其實的棄學從彩,最后我沒拿到大學畢業(yè)證就無可挽回了。不過直到現在我也不曾后悔過,大學里流行過一句話是我們上了大學,還是被大學上了,而我可以毫不猶豫的說:我既沒上過大學,也沒被大學上過。
我上面寫這么多,不是為了討論我個人的得失,我研究填志愿目的是用最少的分上最好的學校最好的專業(yè),這點我沒有做到,不過我差點做了,只是我最后猶豫了。但是我仍然是用了較少的分上了較好的學校,我有很多同學分數遠高于我,上的學校卻比我的差。我為什么能做到這點,這充分說明了填志愿的方式有問題,常常會出現高分低就,低分高就的情況。這兩年江蘇省實行了平行志愿,高分低就,低分高就的情況大大降低,象我這樣的人很難再鉆空子了,這就是進步,但是我們的制度還是有很多的問題。
高考地區(qū)不公平現象就很嚴重,這幾年都是各個省市自主命題,無法做橫向比較。我們以1999年為例,1999年高考招生,除上海外,全國均采用統一的考試時間,統一的評分標準,但卻沒有統一的錄取分數線。北京重點文科院校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66分,湖南為556分,湖北為544分,最高相差90分。北京重點理科院校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60分,而湖南為537分,湖北為566分,最高相差106分。北京一般文科院校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47分,而湖南為524分,湖北為523分,最高相差77分。北京一般理科院校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21分,而湖南為495分,湖北為535分,最高相差114分。北京??莆目谱畹弯浫》謹稻€為420分,而湖南為514分,相差94分。北京??评砜谱畹弯浫》謹稻€為382分,而湖南為483分,相差101分......
您還可以到網上搜索專業(yè)的貸款網站,里邊會有很多貸款產品供您選擇。例如在百度中搜索“金融e站”,然后訪問這個網站,里邊就會有全國各地很多貸款產品和信息提供給您,選好了您需要的貸款,直接在線申請或者打*聯系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