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大學排名 >大學排名 >正文

全國核院校排名 2017全國大學排名(核工業(yè)類)

更新:2023年02月26日 10:28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guī)砹巳珖嗽盒E琶?2017全國大學排名(核工業(yè)類),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全國核院校排名 2017全國大學排名(核工業(yè)類)

核專業(yè)大學有哪些,有沒有權威的排名啊?

核科學與技術類院校,核心專業(yè)是核工程與核技術。
教育部排名(2012年教育部評估,2013年1月29日公布):
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上海大學
其中,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的核科學與技術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核物理專業(yè)是核物理專業(yè)主要通過對原子核物理學、核電子學、核物理實驗方法、核技術應用等專業(yè)基礎知識的學習,掌握核物理專業(yè)的基本科學知識和體系,并受到相關專業(yè)實驗的訓練,從而具有良好的數(shù)理基礎和核物理學科的理論基礎,具有較深入的專業(yè)知識和熟練的實驗技能,能夠適應核物理學科各方向發(fā)展的基本需要。課程主要有普通物理、電子技術基礎、數(shù)學物理方法、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tǒng)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原子核物理學、核電子學、核物理實驗方法、輻射劑量與防護、核技術基礎。
全國共有4所開設了核物理專業(yè)的大學參與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吉林大學,排名第二的是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排名第三的是四川大學,以下是核物理專業(yè)大學排名列表:
1 吉林大學
2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3 四川大學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全國所有工科院校排名

清華大學 23259票 4.91%
哈爾濱工程大學 21624票 4.57%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759票 4.39%
上海交通大學 20639票 4.36%
華中科技大學 19818票 4.19%
西安交通大學 19786票 4.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9719票 4.17%
西北工業(yè)大學 19638票 4.15%
天津大學 19593票 4.14%
浙江大學 18494票 3.91%
武漢大學 17529票 3.7%
同濟大學 16491票 3.48%
國防科技大學 16430票 3.47%
華南理工大學 15706票 3.32%
東南大學 15133票 3.2%
中南大學 14911票 3.15%
合肥工業(yè)大學 12540票 2.65%
東北大學 12407票 2.62%
大連理工大學 11567票 2.44%
北京科技大學 10121票 2.14%
重慶大學 8636票 1.82%
吉林大學 8567票 1.81%
四川大學 7593票 1.6%
北京理工大學 7334票 1.55%
中國科技大學 6864票 1.45%
華東理工大學 6829票 1.4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6631票 1.4%
北京大學 5754票 1.22%
西南交通大學 5749票 1.2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5387票 1.14%
電子科技大學 4566票 0.96%
長安大學 4334票 0.92%
武漢理工大學 3924票 0.83%
北京郵電大學 3908票 0.83%
北方交通大學 3744票 0.79%
南京理工大學 3244票 0.69%
中國地質(zhì)大學 3148票 0.67%
山東大學 2831票 0.6%
南開大學 2660票 0.56%
復旦大學 2548票 0.54%
江南大學 2004票 0.42%
燕山大學 1769票 0.37%
西南石油學院 1666票 0.35%
南京大學 1647票 0.35%
河海大學 1635票 0.35%
鄭州大學 1581票 0.33%
太原理工大學 1491票 0.32%
昆明理工大學 1418票 0.3%
北京化工大學 1259票 0.27%
東華大學 1254票 0.26%
石油大學 1099票 0.23%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1061票 0.22%
北京工業(yè)大學 995票 0.21%
湖南大學 963票 0.2%
中國礦業(yè)大學 538票 0.11%
云南大學 457票 0.1%
廣東工業(yè)大學 377票 0.08%
河北工業(yè)大學 311票 0.07%
南京工業(yè)大學 278票 0.0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59票 0.05%
福州大學 253票 0.05%
山東科技大學 217票 0.05%
江蘇大學 209票 0.04%
上海大學 146票 0.03%
您好!
據(jù)我所知,
工科是我國第一大學科,也擁有最多得專業(yè)和師生.對照教育部學科評估結果,應算最為權威數(shù)據(jù).分析10所最著名高校工科實力情況
1、樣本為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華中科
技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10所大學。
2、對各一級學科取相同權重,則總得分除以總學科數(shù)即為最終的加權分。
3、評估數(shù)據(jù)摘自教育部公布的2002年、2003年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結果。
4、沒有參加評估的一級學科得分統(tǒng)一計為60分。

一、傳統(tǒng)基礎工科
我們都知道,在工科學校的發(fā)展中,會從一些傳統(tǒng)工科衍生出其他工科的學科,比如許
多高校的控制系是從電機系或者化工系衍生出來。
對照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中央大學、浙江大學民國時期工科的設置,我們認為傳統(tǒng)基
礎工科是電氣工程(電機系)、機械工程(機械系)、化學工程(化工系)、土木工程(土木系
)、建筑學(建筑系,清華過去稱為營建系)五個學科。
10所高校傳統(tǒng)基礎工科數(shù)據(jù)如下。

排名 清華 浙大 天大 哈工 同濟 東南 華科 西交 大工 上交
化工 84. 99 80 87.51 69.24 60 60 60 60 77.53 60
機械 93.32 89.42 73.79 92.9 75.92 72.69 91.84 92.01 79.14 90.82
土木 83.96 77.7 70.49 78.8 88.96 73.78 67.75 60 75.83 60
建筑 90.53 63.58 78.28 67.15 86.89 81.2 60 60 60 60
電氣 88.59 80.29 76.94 77.53 60 76.42 80.37 81.66 60 78.85
合計 88.28 78.20 77.40 77.12 74.35 72.82 71.99 70.73 70.50 69.93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10所高校里面
化工前四名為天大、清華、浙大、大工,
機械前四名為清華、哈工、西交、華科,
土木前四名為同濟、清華、哈工、浙大,
建筑前四名為清華、同濟、東南、天大,
電氣前四名為清華、西交、華科、浙大,
合計前四名為清華、浙大、天大、哈工。

天大作為傳統(tǒng)工科名校果然名不虛傳,而兩所交通大學由于院系調(diào)整,在傳統(tǒng)工科方面布局較弱。

二、基本總體工科
根據(jù)現(xiàn)在教育部公布的一級學科名單,我們剔除開設該學科的學校數(shù)目較少的工科比如
核科學等,統(tǒng)計如下學科,
化工、材料、環(huán)境、生醫(yī)、機械、儀器、光工、動力、力學、土木、水利、建筑、電工
、電子、通信、控制、計算機共計17個學科,這些學科每個學科參加評估的學校均在5所及
5所以上。
10所高?;究傮w工科數(shù)據(jù)如下。

排名 清華 浙大 哈工 上交 華科 東南 西交 天大 大工 同濟
化工 84.99 80 69.24 60 60 60 60 87.51 77.53 60
材料 83.17 78.03 81.79 83.99 76.21 72.69 75.73 73.15 75.07 73.35
環(huán)境 85.39 86.59 76.53 60 68.29 60 60 60 70.15 78.35
機械 93.32 89.42 92.9 90.82 91.84 72.69 92.01 73.79 79.14 75.92
儀器 83.22 78.93 82.49 80.53 70.71 74.73 74.48 78.96 75.12 60
光工 84.64 81.97 71.01 60 74.37 60 60 78.84 70.17 60
動力 91.84 87.52 75.9 84.5 74.64 73.11 84.55 72.72 70.57 60
力學 87.67 73.02 81.88 80.3 68.47 60 76.66 73.26 79.48 70.03
土木 83.96 77.7 78.8 60 67.75 73.78 60 70.49 75.83 88.96
水利 85.85 70.7 60 60 70.79 60 60 72.59 82.94 60
建筑 90.53 63.58 67.15 60 60 81.2 60 78.28 60 86.89
電氣 88.59 80.29 77.53 78.85 80.37 76.42 81.66 76.94 60 60
電子 96.03 83.08 75.73 84.4 81.62 80.73 76.83 74.92 69.03 60
通信 92.44 72.25 79.44 78.09 72.21 83.16 70.89 60 68.89 60
控制 90.2 93.98 81.12 85.62 78.35 83.41 81.57 60 69.25 60
計算機96.69 81.5 83.38 78.23 77.31 71.83 73.04 60 70.23 60
生醫(yī) 79.31 95.53 60 84.68 81.33 88.73 83.78 74.2 60 60
合計 88.11 80.83 76.17 74.71 73.78 72.50 72.42 72.10 71.38 66.68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10所高校里面
化工前四名為天大、清華、浙大、大工,
材料前四名為上交、清華、哈工、浙大,
環(huán)境前四名為浙大、清華、同濟、哈工,
機械前四名為清華、哈工、西交、華科,
儀器前四名為清華、哈工、上交、天大,
光工前四名為清華、浙大、天大、華科,
動力前四名為清華、浙大、上交、西交,
力學前四名為清華、哈工、上交、大工,
土木前四名為同濟、清華、哈工、浙大,
水利前四名為清華、大工,天大,華科,
建筑前四名為清華、同濟、東南、天大,
電氣前四名為清華、西交、華科、浙大,
電子前四名為清華、上交、浙大、華科、
通信前四名為清華、東南、哈工、上交,
控制前四名為浙大、清華、上交、東南,
計算機前四名為清華、哈工、浙大、上交,
生醫(yī)前四名為浙大、東南,上交、西交,
合計前四名為清華、浙大、哈工、上交。

可以看出,華科的工科發(fā)展勢頭比較迅猛,現(xiàn)在華科、東南都排在西交大,作為老牌工科強校,西交大迫切需要警醒,遏制住衰退的步伐。

三、熱門工科
我們根據(jù)就業(yè)形勢、生源質(zhì)量以及社會相關產(chǎn)業(yè)發(fā)展形勢,選取建筑、土木、計算機、 通信、電子、電氣、控制等七個學科作熱門工科學科
10所高校熱門工科數(shù)據(jù)如下。
排名 清華 浙大 東南 哈工 上交 華科 西交 天大 同濟 大工
土木 83.96 77.7 73.78 78.8 60 67.75 60 70.49 88.96 75.83
建筑 90.53 63.58 81.2 67.15 60 60 60 78.28 86.89 60
電氣 88.59 80.29 77.53 78.85 80.37 76.42 81.66 76.94 60 60
電子 96.03 83.08 75.73 84.4 81.62 80.73 76.83 74.92 69.03 60
通信 92.44 72.25 79.44 78.09 72.21 83.16 70.89 60 68.89 60
控制 90.2 93.98 81.12 85.62 78.35 83.41 81.57 60 69.25 60
計算機 96.69 81.5 83.38 78.23 77.31 71.83 73.04 60 70.23 60
合計 91.21 78.91 78.65 77.59 75.03 73.94 72.00 68.66 67.98 67.60

由上可知,在熱門工科領域競爭力居前五的學校為清華、浙大、東南、哈工、上交。需要指出除
了哈工之外,清華、浙大上交,東南、均處在中國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自然這些學校倍受高中生的追捧和高分生得青睞。

四、信息領域
現(xiàn)在全社會號稱要進入信息時代,我們考慮計算機、通信、電子、電氣、控制、儀器、 光工等七個學科,得到數(shù)據(jù)如下。
排名 清華 浙大 哈工 上交 華科 東南 西交 天大 大工 同濟
儀器 83.22 78.93 82.49 80.53 70.71 74.73 74.48 78.96 75.12 60
光工 84.64 81.97 71.01 60 74.37 60 60 78.84 70.17 60
電氣 88.59 80.29 77.53 78.85 80.37 76.42 81.66 76.94 60 60
電子 96.03 83.08 75.73 84.4 81.62 80.73 76.83 74.92 69.03 60
通信 92.44 72.25 79.44 78.09 72.21 83.16 70.89 60 68.89 60
控制 90.2 93.98 81.12 85.62 78.35 83.41 81.57 60 69.25 60
計算機 96.69 81.5 83.38 78.23 77.31 71.83 73.04 60 70.23 60
合計 90.26 81.71 78.67 77.96 76.42 75.75 74.07 69.95 68.96 60.00

2006伊靈大學排行榜答網(wǎng)友問

如何使用我司的大學排行榜

如何瀏覽收費貼

如何免費開家貼店

我的貼店*的文章中有優(yōu)勢學科包括各大學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博士點(包括最新審批的,下同),一級學科碩士點,二級學科博士點,二級學科碩士點,專業(yè)學位點(包括法碩,mba,工程碩士,醫(yī)學碩士等)等介紹.各高校國家重點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發(fā)展中心根據(jù)各高校相關學科實力評估所得,是反映各大學相關學科專業(yè)實力的最權威指南。
學科評估結果揭曉
在2002年學科評估試點工作的基礎上,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于2003年7月開展了第二次學科評估工作。目前此項工作已經(jīng)結束。
2003年學科評估涉及哲學等42個一級學科。此次評估在廣泛征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對指標體系進行了修改,按學科門類分為文、理、工、農(nóng)、醫(yī)、管理六類,采用客觀評估與主觀評估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評估??陀^數(shù)據(jù)來源于各學位授予單位填報并確認的基本數(shù)據(jù)表,以及教育部 “211工程”辦公室、教育部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等公共信息源。學術聲譽來源于1040位同行專家反饋的聲譽調(diào)查信息。對客觀數(shù)據(jù)和學術聲譽調(diào)查結果按照學科評估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處理,即將客觀數(shù)據(jù)進行(60,100)線性變換,得到每個參評學科點的各項指標得分,結合學術聲譽指標得分,根據(jù)指標體系權重集,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出每個學科點的綜合得分,按綜合得分進行排名。其中,綜合排名并列的,按單位代碼排序。2003年學科評估結果已以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所(掛靠教育部學位中心評估處)名義在學位中心網(wǎng)站 和《中國研究生》雜志2004年第一期上發(fā)布。
學科評估工作今后將周期性地進行。經(jīng)過深入研究與討論,綜合各方面專家的意見,學科評估的周期暫定為3年,即每3年對現(xiàn)有一級學科(除軍事學門類外)進行一輪評估。教育部學位中心計劃在2004年進行第一輪的第三次評估,從而完成第一輪學科評估工作。
2006中國大學100強 排名
校 名
總得分
人才培養(yǎng)
科學研究
分省排名
學校類型
學校參考類型

得分
研究生 培養(yǎng)
本科生培養(yǎng)
得分
自然科學研究
社會科學研究

1 清華大學 267.6 113 82.94 29.93 155 135.1 18.1 京 1 理工 工學類 研究1型
2 北京大學 226.6 102 64.8 37.32 124 89.58 33.75 京 2 綜合 綜合類 研究1型
3 浙江大學 208 93 59.92 33.39 115 94.73 18.92 浙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1型
4 上海交通大學 160 72 47.69 24.02 88.3 82.06 5.37 滬 1 綜合 理科類 研究1型
5 復旦大學 138.9 65 38.83 25.92 74.1 51.86 21.55 滬 2 綜合 綜合類 研究1型
6 南京大學 125.8 59 34.93 24.16 66.7 46.21 19.9 蘇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1型
7 華中科技大學 114.1 54 31.68 22.37 60 52.26 7.2 鄂 1 理工 理科類 研究1型
8 武漢大學 109.7 52 30.33 21.17 58.2 39.42 18.2 鄂 2 綜合 綜合類 研究2型
9 吉林大學 98.93 49 25.99 22.55 50.4 41.06 8.86 吉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2型
10 中山大學 96.45 41 28.56 12.29 55.6 43.76 11.32 粵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1型
11 四川大學 93.58 42 26.8 14.92 51.9 40.19 11.19 川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1型
12 西安交通大學 91.15 44 25.2 18.36 47.6 38.26 8.89 陜 1 綜合 文理類 研究2型
1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88.87 40 25.73 14.72 48.4 45.43 2.54 皖 1 理工 理科類 研究1型
14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83.59 39 23.03 15.97 44.6 41.98 2.19 黑 1 理工 工學類 研究2型
15 山東大學 77.93 39 20.2 18.66 39.1 31.58 7.13 魯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1型
16 天津大學 72.56 33 20.83 12.17 39.6 36.05 3.14 津 1 理工 工學類 研究1型
17 南開大學 66.22 30 18.86 10.9 36.5 21.68 14.44 津 2 綜合 綜合類 研究1型
18 中南大學 63.14 31 17.12 13.98 32 29.73 2.01 湘 1 綜合 理科類 研究2型
19 北京師范大學 61.95 28 17.74 10.14 34.1 15.04 18.71 京 3 師范 文理類 研究1型
20 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 55.46 22 19.13 2.41 33.9 33.59 0.01 京 4 醫(yī)藥 醫(yī)學類 研究1型
21 廈門大學 52.3 22 15.47 6.69 30.1 15.44 14.42 閩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2型
22 東南大學 49.99 23 13.75 9.66 26.6 22.89 3.44 蘇 2 綜合 工學類 研究2型
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49.59 21 14.46 7.01 28.1 26.02 1.84 京 5 理工 工學類 研究2型
24 中國人民大學 47.97 22 13.75 7.76 26.5 0.42 25.79 京 6 綜合 文科類 研究2型
25 華南理工大學 47.52 22 13.01 8.8 25.7 23.73 1.74 粵 2 理工 工學類 研究1型
26 同濟大學 46.2 22 12.67 9.46 24.1 21.77 2.08 滬 3 理工 工學類 研究2型
27 大連理工大學 45.71 22 12.43 9.74 23.5 21.7 1.62 遼 1 理工 工學類 研究2型
28 西北工業(yè)大學 44.5 20 12.53 7.75 24.2 23.48 0.51 陜 2 理工 工學類 研究2型
29 重慶大學 39.13 22 8.55 13.81 16.8 14.83 1.78 渝 1 綜合 工學類 研究2型
30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38.23 17 10.75 6.35 21.1 19.47 1.46 京 7 農(nóng)林 理科類 研究1型
31 東北大學 37.16 18 9.8 8.48 18.9 16.81 1.89 遼 2 理工 工學類 研究2型
32 華東師范大學 36.99 17 10.3 6.91 19.8 8.19 11.41 滬 4 師范 文理類 研究2型
33 蘭州大學 36.5 18 9.12 8.9 18.5 15.41 2.9 甘 1 綜合 理學類 研究2型
34 中國地質(zhì)大學 33.55 17 8.63 8.18 16.7 15.96 0.62 鄂 3 理工 理科類 研究2型
35 北京理工大學 31.3 14 8.57 5.79 16.9 16.03 0.75 京 8 理工 工學類 研究2型
36 華東理工大學 30.95 14 8.58 5.25 17.1 16.54 0.41 滬 5 理工 工學類 研究1型
37 中國石油大學 30.09 15 7.64 7.16 15.3 15.09 0.35 京 9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38 蘇州大學 29.39 15 7.03 8 14.4 9.2 5.28 蘇 3 綜合 綜合類 研教型
39 鄭州大學 29.19 20 4.46 15.48 9.25 6.97 2.37 豫 1 綜合 綜合類 研教型
40 湖南大學 28.26 15 6.79 8.34 13.1 9.68 3.57 湘 2 綜合 文理類 研教型
41 中國礦業(yè)大學 27.8 16 6.42 9.11 12.3 11.31 1.07 蘇 4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42 武漢理工大學 27.65 16 5.75 10.57 11.3 9.51 1.92 鄂 4 理工 文理類 研教型
43 北京科技大學 27.41 13 7.73 5.14 14.5 14.11 0.55 京 10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4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6.72 14 6.97 6.84 12.9 12.37 0.66 蘇 5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45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26.36 13 6.43 6.25 13.7 11.8 2 蘇 6 農(nóng)林 理科類 研教型
46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6.31 13 6.87 6.12 13.3 13.12 0.32 陜 3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47 西北大學 26.3 13 6.37 6.43 13.5 9.9 3.72 陜 4 綜合 綜合類 研教型
48 暨南大學 26.26 11 7.27 3.86 15.1 7.6 7.68 粵 3 綜合 綜合類 研教型
49 電子科技大學 25.56 14 5.67 8.35 11.5 10.77 0.87 川 2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50 南京理工大學 25.45 13 5.76 7.73 12 11.15 0.92 蘇 7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51 西南大學 25.42 15 4.7 10.67 10.1 6.68 3.46 渝 2 綜合 綜合類 研教型
52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24.85 12 6.42 5.71 12.7 12.33 0.5 陜 5 農(nóng)林 理科類 研教型
53 南京師范大學 24.72 13 5.99 6.93 11.8 4.87 7.04 蘇 8 師范 文理類 研教型
54 上海大學 24.08 13 5.74 6.98 11.4 8.15 3.31 滬 6 綜合 文理類 研教型
55 西南交通大學 21.91 12 5.08 6.91 9.92 8.36 1.65 川 3 理工 文理類 研教型
56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21.28 11 4.98 6.36 9.95 8.86 1.18 鄂 5 農(nóng)林 理科類 研教型
57 華中師范大學 21.05 11 5.19 5.82 10 3.48 6.64 鄂 6 師范 文理類 研教型
58 東北師范大學 20.98 11 5.12 5.67 10.2 6.82 3.46 吉 2 師范 文理類 研教型
59 中國海洋大學 20.83 9.3 5.9 3.36 11.6 10.54 1.13 魯 2 綜合 理科類 研教型
60 揚州大學 19.86 12 3.46 8.06 8.34 6.78 1.64 蘇 9 綜合 綜合類 研教型
61 華南師范大學 18.5 9.5 4.39 5.11 9 3.79 5.3 粵 4 師范 文理類 研教型
62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 18.05 9.7 3.95 5.74 8.36 7.86 0.58 粵 5 農(nóng)林 理科類 研教型
63 首都醫(yī)科大學 17.69 6.8 5.91 0.91 10.9 10.87 0.08 京 11 醫(yī)藥 醫(yī)學類 研教型
64 山西大學 17.55 9.1 3.96 5.13 8.46 5 3.54 晉 1 綜合 綜合類 研教型
65 湖南師范大學 17.55 9.8 3.65 6.19 7.72 3.81 3.98 湘 3 師范 文理類 研教型
66 北京化工大學 17.39 8.1 4.58 3.56 9.25 9.06 0.28 京 12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67 中國醫(yī)科大學 17.08 7.7 5.16 2.57 9.35 9.39 0.05 遼 3 醫(yī)藥 醫(yī)學類 研教型
68 南昌大學 16.58 12 1.84 10.63 4.11 3.69 0.45 贛 1 綜合 文理類 教研型
69 河海大學 16.53 9.7 3.5 6.25 6.79 6.03 0.82 蘇 10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70 北京交通大學 16.49 8.2 4.46 3.76 8.27 7.4 0.94 京 13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71 陜西師范大學 16.49 8.2 4.16 4.03 8.3 4.43 3.94 陜 6 師范 綜合類 研教型
72 云南大學 16.09 9.3 3.3 6.01 6.77 4.53 2.3 滇 1 綜合 文理類 研教型
73 福建農(nóng)林大學 15.51 7.9 3.05 4.81 7.65 7.44 0.28 閩 2 農(nóng)林 農(nóng)學類 研教型
74 北京工業(yè)大學 15.44 7.5 4.27 3.21 7.96 7.5 0.53 京 14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75 南京工業(yè)大學 15.4 10 2.44 7.66 5.3 5.14 0.22 蘇 11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76 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 15.34 8.9 3 5.94 6.4 5.85 0.61 魯 3 農(nóng)林 農(nóng)學類 研教型
77 東華大學 15.24 8.8 3.25 5.53 6.46 6.13 0.39 滬 7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78 哈爾濱工程大學 15.19 8.6 3.41 5.21 6.56 5.99 0.63 黑 2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79 福州大學 15.1 8.8 3.03 5.72 6.35 5.45 0.96 閩 3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80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15.06 8.9 3.1 5.77 6.19 0.04 6.21 鄂 7 財經(jīng) 文科類 研教型
81 河北大學 14.81 9.5 2.21 7.23 5.36 2.78 2.64 冀 1 綜合 綜合類 研教型
82 燕山大學 14.72 9.4 2.53 6.85 5.34 5.2 0.2 冀 2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83 江蘇大學 13.69 9.1 2.27 6.8 4.61 3.91 0.73 蘇 12 綜合 工學類 研教型
84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13.65 6.6 3.56 3.07 7.03 0.08 7.02 滬 8 財經(jīng) 文科類 研教型
85 北京郵電大學 13.61 7.2 3.22 3.95 6.43 6.22 0.27 京 15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86 合肥工業(yè)大學 13.61 8.5 2.41 6.05 5.15 4.66 0.55 皖 2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87 河南大學 13.41 8.7 1.81 6.87 4.72 2 2.75 豫 2 綜合 文理類 研教型
88 貴州大學 12.86 11 0.86 9.64 2.36 2.05 0.33 黔 1 綜合 理科類 教研型
89 太原理工大學 12.83 8 2.3 5.74 4.79 4.68 0.14 晉 2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90 湘潭大學 12.63 8.5 1.94 6.54 4.15 2.81 1.37 湘 4 綜合 綜合類 研教型
91 浙江工業(yè)大學 12.54 7.9 1.91 6.03 4.6 4 0.63 浙 2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92 青島大學 12.51 8.6 1.53 7.03 3.96 3.07 0.92 魯 4 綜合 綜合類 教研型
93 成都理工大學 12.46 8.6 1.68 6.88 3.91 3.75 0.19 川 4 理工 綜合類 教研型
94 江南大學 12.4 8.2 1.93 6.25 4.23 3.83 0.43 蘇 13 綜合 工學類 研教型
95 昆明理工大學 12.38 7.9 2.17 5.76 4.45 4.16 0.32 滇 2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96 中國藥科大學 12.17 5 2.67 2.3 7.2 7.17 0.1 蘇 14 醫(yī)藥 醫(yī)學類 研教型
97 山東師范大學 12 7.6 1.99 5.6 4.41 2.67 1.77 魯 5 師范 文理類 研教型
98 北京林業(yè)大學 11.95 6.8 2.62 4.14 5.19 5 0.25 京 16 林業(yè) 理科類 研教型
99 河北工業(yè)大學 11.94 7.7 1.81 5.9 4.22 4.1 0.15 冀 3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100 華北電力大學 11.85 7.5 1.8 5.73 4.31 4.14 0.2 冀 4 理工 工學類 研教型

2017全國大學排名(核工業(yè)類)

四川大學在國內(nèi)也只是一般985,連武大都不是c9【第一批全國重點大學】,四川大學有什么抱怨的。2017年世界大學泰晤士排名北京大學排名世界第29位,清華大學排名世界第35位,這兩所學校也是中國唯一進入世界前100的學校。

核醫(yī)學專業(yè)大學排名

核醫(yī)學專業(yè)大學排名如下:

1、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簡稱“上交”,位于上海,是教育部直屬、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為九校聯(lián)盟、環(huán)太平洋大學聯(lián)盟、21世紀學術聯(lián)盟。

2、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簡稱浙大,坐落于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杭州。前身是1897年創(chuàng)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chuàng)辦的現(xiàn)代高等學府之一。

3、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位于北京市,是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直屬、與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實行院校合一管理體制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入選卓越醫(yī)生教育培養(yǎng)計劃。

3、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簡稱“復旦”,位于直轄市上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高校,由教育部與上海市重點共建。

4、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創(chuàng)辦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于1912年改為現(xiàn)名。

5、首都醫(yī)科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全國核院校排名 2017全國大學排名(核工業(yè)類)相關內(nèi)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刪除。
與“全國核院校排名 2017全國大學排名(核工業(yè)類)”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lián)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