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大學排名 >大學排名 >正文

學院校排名 中國所有大學排名表

更新:2022年12月22日 02:21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guī)砹藢W院校排名 中國所有大學排名表,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學院校排名 中國所有大學排名表

全國大學學校排名

武書連2011中國大學綜合實力100強

排名 校 名 總得分 人才培養(yǎng) 科學研究 分省 排名 學校類型 學校參考類型
得分 研究生培養(yǎng) 本科生培養(yǎng) 得分 自然科學研究 社會科 學研究
1 浙江大學 207.91 83.06 62.65 20.41 124.84 107.59 17.25 浙 1 綜合 理科類 研究1型
2 北京大學 200.34 82.68 61.16 21.52 117.66 77.44 40.22 京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1型
3 清華大學 190.25 77.04 58.25 18.79 113.21 93.81 19.40 京 2 理工 文理類 研究1型
4 上海交通大學 156.38 63.64 47.63 16.01 92.74 84.17 8.57 滬 1 綜合 理科類 研究1型
5 復旦大學 137.78 55.69 42.51 13.18 82.09 58.63 23.45 滬 2 綜合 綜合類 研究1型
6 南京大學 125.61 51.31 37.68 13.63 74.30 51.28 23.02 蘇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1型
7 中山大學 104.31 45.34 31.78 13.56 58.97 43.85 15.12 粵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1型
8 武漢大學 104.30 48.90 30.66 18.24 55.40 34.12 21.28 鄂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2型
9 華中科技大學 102.90 49.85 31.83 18.02 53.05 44.19 8.87 鄂 2 理工 綜合類 研究2型
10 四川大學 101.31 48.65 31.23 17.42 52.66 42.65 10.01 川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2型

中國校友會網2011中國大學排行榜100強
名次 學校名稱 所在省市 類型 總分 科學研究 人才培養(yǎng) 綜合聲譽
1 北京大學 北京 綜合 100 95.61 100 98.32
2 清華大學 北京 理工 96.18 100 86.55 100
3 浙江大學 浙江 綜合 56.10 53.46 52.40 74.86
4 復旦大學 上海 綜合 55.57 53.60 55.69 51.54
5 南京大學 江蘇 綜合 42.90 40.67 42.63 45.36
6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綜合 42.52 48.01 35.59 37.39
7 武漢大學 湖北 綜合 39.37 41.14 35.53 39.41
8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 綜合 36.61 28.11 36.52 73.38
9 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 理工 34.56 37.57 29.47 35.49
10 中山大學 廣東 綜合 33.77 34.47 29.60 42.61
11 吉林大學 吉林 綜合 33.68 32.57 33.82 30.43
12 四川大學 四川 綜合 32.23 33.82 28.57 34.11
13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 師范 27.95 28.32 23.87 39.58
14 南開大學 天津 綜合 27.84 28.17 24.60 35.45
15 中南大學 湖南 綜合 27.62 27.90 24.66 34.14
16 山東大學 山東 綜合 27.49 26.07 26.77 31.81
17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黑龍江 理工 27.27 26.27 26.43 29.94
18 中國科技大學 安徽 理工 27.20 27.87 24.53 30.26
19 西安交通大學 陜西 綜合 26.43 25.65 25.06 30.83
20 廈門大學 福建 綜合 25.42 24.34 22.69 38.54
21 天津大學 天津 理工 22.17 21.91 19.10 33.47
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理工 21.85 24.62 16.35 29.30
23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 師范 21.25 20.79 18.70 31.17
24 同濟大學 上海 理工 21.10 19.51 18.92 35.26
25 中國農業(yè)大學 北京 農林 19.60 21.33 14.46 31.39
26 東南大學 江蘇 綜合 19.22 16.90 18.40 30.94
27 大連理工大學 遼寧 理工 17.34 17.15 14.74 27.08
28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 理工 16.73 15.36 14.10 33.21
29 西北工業(yè)大學 陜西 理工 15.62 15.36 12.85 27.08
30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 理工 15.14 13.35 13.24 30.47
31 東北大學 遼寧 理工 14.97 12.60 14.26 27.51
32 重慶大學 重慶 綜合 14.47 12.30 12.98 29.93
33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 理工 13.97 12.36 11.99 29.07
34 湖南大學 湖南 綜合 13.92 11.37 12.86 29.44
35 蘭州大學 甘肅 綜合 13.82 11.06 13.06 28.91
36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 理工 12.54 12.51 9.07 27.09
37 中國礦業(yè)大學 江蘇 理工 12.25 11.44 9.41 27.89
38 華中師范大學 湖北 師范 11.86 11.60 9.81 20.61
39 中國地質大學 湖北 理工 11.85 10.24 9.79 27.93
40 西北大學 陜西 綜合 11.59 10.80 10.25 19.69
41 中國石油大學 北京 理工 11.26 10.62 7.95 28.55
42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 綜合 11.11 11.58 7.68 23.12
43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 師范 11.08 9.78 9.60 22.76
44 華中農業(yè)大學 湖北 農林 10.73 10.72 7.75 23.12
45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 理工 10.66 9.64 7.58 28.94
46 西南大學 重慶 綜合 10.52 9.01 8.89 24.19
47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 理工 10.42 8.91 7.78 29.19
48 西南交通大學 四川 理工 10.33 8.07 8.86 27.22
49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 理工 9.85 8.58 7.30 27.10
50 長安大學 陜西 理工 9.48 9.36 8.06 14.89

全中國所有的大學排名

1、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111計劃”,為九校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亞洲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技術研究的基地”。

學校前身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華”源于校址“清華園”地名,是清*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于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

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南遷長沙,與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華大學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后成為多科性工業(yè)大學。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fā)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2、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

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ǎng)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北京大學創(chuàng)立于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chuàng)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

1937年南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復員返回北平(現北京)。

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并自北京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yī)科大學合并,組建為新的北京大學。

3、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

位列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11工程”、“985工程”,為九校聯盟(C9)、環(huán)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fā)協作網、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醫(y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成員。

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醫(yī)生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4、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工程”、“211工程”,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Universitas 21、環(huán)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fā)協作網、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成員。

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yī)生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5、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11工程、985工程,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huán)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fā)協作網、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

入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醫(yī)生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國*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國家級雙創(chuàng)示范基地。

參考資料來源: 中國教育在線-權威!人民日報整理了中國大學最頂尖的學科名單

中國十大名牌大學排名

ARWU是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英文簡稱,是世界上最早的綜合大學排名,與QS、US News、THE公認為四大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機構。AEWU側重衡量高校的研究實力,以其客觀、穩(wěn)定、透明的排名數據和排名方法獲得國際稱贊。

1.清華大學 94.6分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華而得名,是清*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于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

2.北京大學 76.5分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北京大學創(chuàng)立于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chuàng)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

3.浙江大學 72.9分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簡稱“浙大”,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創(chuàng)立于1897年,1928年定名國立浙江大學。1937年浙江大學舉校西遷,在貴州遵義、湄潭等地辦學,1946年秋回遷杭州。在120年的辦學歷程中,浙江大學始終秉承“求是創(chuàng)新”為校訓的優(yōu)良傳統,以天下為己任、以真理為依歸,逐步形成了“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浙大人共同價值觀和“海納江河、啟真厚德、開物前民、樹我邦國”的浙大精神。

4.上海交通大學 72.1分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簡稱“上海交大”,學校創(chuàng)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多個源頭之一;1911年更名為“南洋大學堂”,1929年更名為“國立交通大學”,1949年更名為“交通大學”;經過122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

5.復旦大學 65.6分

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簡稱“復旦”,位于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創(chuàng)建于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chuàng)始人為近代著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孫中山。復旦師生謹記“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嚴守“文明、健康、團結、奮發(fā)”的校風,力行“刻苦、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的學風,發(fā)揚“愛國奉獻、學術獨立、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復旦精神,以服務國家為己任,以培養(yǎng)人才為根本,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6.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60.9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1958年9月創(chuàng)建于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她的創(chuàng)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學校是國家首批實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學之一,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的大學。長期以來,學校始終堅持“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學方針,弘揚“紅專并進,理實交融”的校風,形成了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傳統,以及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鮮明特色,培養(yǎng)了一大批德才兼?zhèn)涞母邔哟蝺?yōu)秀人才。

7.華中科技大學 58.9分

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y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985工程”建設高校之一,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前身是1952年創(chuàng)辦的四大工學院之一的華中工學院、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醫(yī)學堂和1898年清朝*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歷經傳承與發(fā)展,2000年由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y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并成立。

8.南京大學 58.9分

南京大學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創(chuàng)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于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師范等部分院系后與創(chuàng)辦于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學。校址從四牌樓遷至鼓樓金大原址。

9.中山大學 58.2分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chuàng)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現由廣州校區(qū)、珠海校區(qū)、深圳校區(qū)三個校區(qū)、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yī)院組成。中山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zhèn)。

10.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56.7分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簡稱哈工大),隸屬于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擁有哈爾濱、威海、深圳三個校區(qū),是一所以理工為主,理、工、管、文、經、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fā)展的國家重點大學。學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京外唯一一所),是新中國第一所本科五年制、研究生三年制、畢業(yè)生直接被授予工程師稱號的理工科大學,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學校于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

十大大學排名

全國十所名牌大學排名參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

1.清華大學:中國工學老大,實力超群,名副其實的大學巨無霸。

2.北京大學:綜合類大學老大,文科、理科、醫(yī)科都是頂呱呱。

3.復旦大學:綜合類大學老二,南方“小北大”,似乎什么都比北大差一點。

4.浙江大學:工學綜合實力老二,南方“小清華”,比老大差得很遠,化工類和電氣類牛比,理科也不弱,合并院校的老大。

5.南京大學:理科實力超牛,讓人總感覺是靠SCI發(fā)家致富。

中國所有大學排名表

中國所有大學排名表如下所示:

以下為第11-第20名

以下為第21名-第30名

以下為第31名-第40名

以下為第41名-第50名

中國的大學實在太多無法一一羅列,但以上50所大學都是高等學府的中的佼佼者歡迎報考。

以下介紹一下家喻戶曉的清華和北大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

位列國家“雙一流”、? ?“985工程”、“211工程”,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為九校聯盟(C9)? 、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亞洲大學聯盟、環(huán)太平洋大學聯盟、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 ?、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技術研究的基地,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學校前身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華”源于校址“清華園”地名,是晚清*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于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

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南遷長沙,與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華大學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中國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調整后成為多科性工業(yè)大學。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fā)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截至2021年12月,清華大學校園面積462.74公頃,建筑面積302.67萬平方米;設有21個學院、59個教學系,開設有87個本科專業(yè);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0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2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62個;有教職工16057人,在校生57325人。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

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ǎng)試驗計劃”、“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高等學校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 ?、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亞洲大學聯盟、

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huán)太平洋大學聯盟、全球大學校長論壇、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北京大學創(chuàng)立于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chuàng)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

1937年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返回北平。1952年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并自北京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yī)科大學合并,組建為新的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思想,是創(chuàng)建中國*的重要基地之一。長期以來,北京大學始終與中國和中國人民共命運,與時代和社會同前進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學院校排名 中國所有大學排名表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學院校排名 中國所有大學排名表”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