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教育 >高考資訊 >正文

《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解讀

更新:2021年01月11日 21:37 大學路
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zhàn)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yè)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大學路整理了《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解讀相關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解讀

扎實做好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助力高等教育內涵式發(fā)展

——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負責人就《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答記者問

近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簡稱學位中心)公布了《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簡稱《工作方案》)。學位中心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問:請簡要介紹一下《工作方案》出臺的背景。

答: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評價工作。**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在教育文化衛(wèi)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指出“要抓好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出臺和落實落地,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評價體系”。近日,*中央、國務院印發(f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簡稱《總體方案》),這是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也是新中國第一個關于教育評價系統(tǒng)性改革的文件,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和歷史意義。

《總體方案》對學科評估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改進學科評估,強化人才培養(yǎng)中心地位,淡化論文收錄數、引用率、獎項數等數量指標,突出學科特色、質量和貢獻,糾正片面以學術頭銜評價學術水平的做法,教師成果嚴格按署名單位認定、不隨人走。自2019年開始,學位中心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yǎng)學科目錄》,對全國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進行的整體水平評估,簡稱學科評估。經過近20年的探索實踐,已形成相對成熟的學科評價體系。學科評估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我國高等教育實際,著力反映我國高校學科建設總體水平和階段性進展。學科評估遵循教育規(guī)律,依托廣大高校、專家學者、專業(yè)組織共同研究制定指標體系,凝聚最大共識,以評促建、以評促升,推動我國學科建設整體水平和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不斷提升。

學位中心就《工作方案》研制深入調研論證,廣泛聽取各方意見,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到一線開展面上調研,召開20余次調研會,當面聽取了100余所高校和部分省市教育廳400余位專家意見建議。二是召開哲學社會科學評價座談會,有針對性開展調研,專題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學科評價改革。三是征求有關部委、相關司局意見,多次溝通反饋。四是委托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評估委員會分專題組開展研究,深入論證。五是緊緊依靠學科領域專家,對每個一級學科指標體系書面征求高校和部分學科評議組專家意見,形成最大程度共識。學位中心對各方意見逐條研究、反復推敲,最終形成《工作方案》。

2.?問:請簡要介紹一下本輪學科評估的總體改革思路。

答:在深入總結前四輪學科評估經驗基礎上,第五輪學科評估立足新時代,堅持繼承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按照“改革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要求,在以下十個方面改革完善: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破除“五唯”頑瘴痼疾;進一步強化師德與師能相統(tǒng)一;進一步突出質量、貢獻和特色;進一步強化分類評價;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評價體系;進一步提升評估信息可靠性;進一步提高專家評議質量和評價科學性;進一步完善結果發(fā)布方式;進一步強化評估診斷功能。

在評估指標體系設計上,堅持以“立德樹人成效”為根本標準,以“質量、成效、特色、貢獻”為價值導向,以“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為基本方法,以破除“五唯”頑疾為突破口,在保持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基本定位和評估體系框架基本穩(wěn)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yǎng)中心地位,堅決破除“五唯”頑疾,改革教師隊伍評價,突出質量、貢獻和特色。

3.?問:學科評估如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答:學科評估以“聚焦立德樹人”為《工作方案》首要原則,指標體系以“立德樹人成效”為根本標準,貫穿于評價全方位、全過程,集中體現在“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一級指標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培養(yǎng)過程質量”“在校生質量”“畢業(yè)生質量”四個維度上,強化“五性”評價。

一是方向性。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人才培養(yǎng)首位,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貫穿于評價在校生和畢業(yè)生始終。二是系統(tǒng)性。將人才培養(yǎng)過程與培養(yǎng)成效相結合、在學質量與畢業(yè)質量相結合、總體情況與代表性成果相結合,系統(tǒng)評價育人效果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三是過程性。加強人才培養(yǎng)過程評價,重點考察教材體系、課程體系、教學體系及國際交流學習等方面情況,突出科學研究等對人才培養(yǎng)的支撐作用。四是成長性。考察學生在學期間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等方面的成長度,以及科研訓練對學生學術道德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度。五是多元性。探索多元評價方法,在同行專家評價基礎上,對學生和用人單位開展大規(guī)模問卷調查,推進人才培養(yǎng)質量評價的“供給側”與“需求側”有機結合。

4.?問:學科評估在“破五唯”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答:堅持以立促破,破立結合。評價教師不唯學歷和職稱,不設置人才“帽子”指標,避免以學術頭銜評價學術水平的片面做法。評價科研水平不唯論文和獎項,設置“代表性學術著作”“專利轉化”“新藥研發(fā)”等指標,進行多維度科研成效評價。評價學術論文聚焦標志性學術成果,采用“計量評價與專家評價相結合”“中國期刊與國外期刊相結合”的“代表作評價”方法,不“以刊評文”,淡化論文收錄數和引用率,不將SCI、ESI相關指標作為直接判斷依據,突出標志性學術成果的創(chuàng)新質量和學術貢獻,著力扭轉“SCI至上”局面。堅持代表性成果專家評價與高水平成果定量評價相結合,充分運用基于定量數據和證據的“融合評價”方法。

5.?問:學科評估如何有效抑制人才無序流動?

答:學科評估鼓勵人才合理有序流動,在抑制人才無序流動方面采取了如下“組合拳”。一是評價教師隊伍繼續(xù)沿用“隊伍結構質量和代表性骨干教師相結合”的評價方法,按學科方向列舉代表性骨干教師,不設置填寫人才“帽子”稱號欄目,不統(tǒng)計人才“帽子”數量,扭轉過度看重“帽子”的不良傾向。二是教師成果嚴格按產權單位認定、不隨人走,對于引進人才在原單位取得的成果,不在新單位統(tǒng)計使用。三是強化教師以教書育人為首要職責的評價導向,將教授為本科生上課和指導研究生情況作為重要觀測點,引導教師潛心教學、全心育人,避免產生通過大規(guī)模聘用“專職科研人員”專攻科研指標、忽視人才培養(yǎng)的不良傾向。四是關注骨干教師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和授課情況,供專家評價參考。

6.?問:學科評估在“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評價體系”方面有何舉措?

答:加快構建科學權威、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評價體系,凸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本輪評估改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更加強調政治方向。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要突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牢牢把住學術評價中的政治關。二是更加彰顯中國特色。重點考察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在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等方面的特色和貢獻,凸顯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如:將“三報一刊”文章作為重要研究成果,規(guī)定代表性論文必須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國期刊論文,強調課程、教材評價更加突出思想性、時代性,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體現中國實際。三是更加體現學科特點。淡化實驗室、基地等條件資源類指標,強化對學術著作、藝術實踐成果等進行“代表作評價”,適度降低學術論文等指標權重,不設置專利轉化等指標。對于人文學科,強調其在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激發(fā)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等方面貢獻;對于社會科學,鼓勵其在中國實踐中形成中國方案,研究解決中國重大問題;對于藝術學科,突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特點,更注重考察其實踐性,強調科學研究與藝術實踐并重。四是更加突出服務社會。充分認可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在政策咨詢、智庫建設、公共服務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等方面的貢獻,加大社會服務“案例”權重,豐富“案例”內涵。五是更加強調同行評價。相對于自然科學學科,哲學社會科學學科成果難以通過量化指標全面呈現建設成效,更加依靠學術共同體,采取切實舉措,提高同行評價質量。同時,加強國際評價,首次在教育學、心理學、考古學、工商管理、音樂與舞蹈學、設計學等哲學社會科學學科設置學科“國際聲譽”指標,邀請境外專家開展學科聲譽調查。

7.?問:學科評估如何確保評估材料真實可靠?

答:確保評估材料真實可靠,是評估結果客觀公正的重要保證,也是高校普遍關心的問題。第五輪學科評估在以下六個方面綜合施策。一是優(yōu)化評估參評規(guī)則。充分考慮“小規(guī)模學科”和“新設立學科”實際情況,優(yōu)化完善“相近學科同時參評”規(guī)則,堅持成果“歸屬度”原則,既鼓勵學科生態(tài)優(yōu)化和交叉融合,又確??鐚W科成果合理使用。二是充分使用公共數據。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加強與有關部門協同和國內外第三方數據機構合作,建立學科大數據庫,提供給學校審核補充或與學校填報數據比對核驗。三是加大材料核查力度。通過材料形式審查、信息邏輯檢查、公共數據比對、證明材料核查、重復數據篩查、重點數據抽查、學科歸屬分析等七大措施,對評估材料進行全面核查和“清洗”。四是開展信息網上公示。在確保國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選取部分評估材料進行網上公示,接受有關單位和專家的異議。五是創(chuàng)新專家審核機制。應用“融合評價”方法,請專家對成果學科歸屬等情況進行審核,確保跨學科成果合理使用。六是建立違規(guī)懲戒機制。對于因數據填報失實而被刪除的數據,不得再進行補報或調整到其他學科;對于弄虛作假行為,視其情況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通報和處理。

8.?問:學科評估如何有效提高專家評價質量?

答:學科評估著力提高專家評價的公平性、公正性和科學性,努力提升專家評價質量。一是適度擴大專家數量。增加評審專家數量,每位專家僅評審部分指標,保證評價“精度”和“深度”,提高評價針對性和保密性。二是科學遴選評審專家。為不同評價指標分類制定遴選規(guī)則,分別選取評議專家,確保科學性;通過信息系統(tǒng)依據遴選規(guī)則隨機選取專家,確保公平性。三是研制專家評價指南。制定評價指南,明確專家評價原則和評價重點,統(tǒng)一評價標準。四是探索“融合評價”方法。在科學把握定量和定性結合度的基礎上,融合定量和定性評價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定量數據和客觀證據在專家評價中的輔助研判作用,提高專家定性評價可靠性。五是完善結果統(tǒng)計方法。對評價結果進行“去極值”“標準化”等統(tǒng)計學方法處理,剔除專家評價的“奇異值”,提高結果可信度。

9.?問:在組織實施過程中如何切實減輕學校負擔?

答:為切實減輕學校負擔,減少對高校正常辦學干擾,本輪學科評估著力加強評估專業(yè)化建設,創(chuàng)新評價方法,完善評估流程。一是構建“公共數據與學校填報相結合”的數據獲取模式。充分利用學位中心“全國學科大數據服務平臺”的國內外公共數據資源,將有關數據提供學校審核確認,有效減輕學校收集匯總數據的負擔。二是提升評估信息平臺智能化水平。提供智能核查、智能比對、智能提示等功能,幫助學校高效填報與核驗數據。三是首次實施“全程無紙化”報送。所有材料均通過評估系統(tǒng)提交電子文件,不再報送任何紙質材料。四是評審工作全部通過網絡開展。不“進?!遍_展評估,減少對學校正常辦學的干擾。

10.?問:學科評估工作下一步有何安排?

答:學位中心將于近期向全國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發(fā)出《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邀請函》,正式啟動評估工作。符合參評條件的單位自愿提出申請,提交有關信息,學位中心將嚴格按程序開展信息核查、信息公示、反饋復核、專家評價、問卷調查、結果統(tǒng)計、結果發(fā)布等工作。評估結束后,將深入開展信息挖掘分析服務,幫助高校總結階段性進展,查找結構性短板,發(fā)現優(yōu)勢與不足,發(fā)揮評估診斷作用,推動學科內涵式建設,切實做到以評促建、以評促升。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guī)淼摹兜谖遢唽W科評估工作方案》解讀,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解讀”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